校友风采
同学风采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校友风采 >> 同学风采 >> 正文

学长榜样90 | 钱建民:诗以纪政 情系民生

发表时间:2023-03-05 21:27:24    文章来源:    流览量:



编写语

1933年以来,温州大学

 

高举“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精神旗帜

 

立足浙南大地

 

培养了25万余高素质人才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温州大学校友办推出

 

“学长榜样”系列访谈栏目

 

聚焦校友一往无前、不负韶华

 

的拼搏岁月

 

探寻校友成功背后的心路历程

 

展现温大人迎接挑战、奉献青春

 

的榜样故事

 

希望激励更多的温大人

 

努力拼搏、奋发成才

 

传承发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

 

的校训精神


校友简介

钱建民,1957年3月生,温州市鹿城区人。1982年毕业于温州师范专科学校(现温州大学,以下简称温师专)中文专业,后留校工作15年,获教育学硕士,副教授,先后任团委书记、宣传部长、党办主任、院党委副书记等职。1996年起历任永嘉县委副书记、县长,瑞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绍兴市常务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社建委主任委员等职。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省政府特聘研究员。

 

“我对温大始终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我在那里求学、工作、生活,在那里遇见爱人。”2023年2月24日,在杭州钱塘江畔的办公室里,钱建民回溯往事,感慨良多。体验过工人、教师、县长、市长、市委书记、厅长、诗人等多重身份的变换,他60岁生日时曾写下《花甲初度有感》:“幼出草根勉温饱,初中辍学蹭工早。幸逢邓氏唤春归,跳级转行束脩好。不惑之秋入仕流,躬探州县安康道。廿年脚步未曾闲,主政三方心事浩。不建金碑建口碑,冷看高处墙头草。近迁五品抚门吏,耳顺悄然双鬓皓。把酒而言今日事,清风鹤骨心不老。”旧时岁月浮动在字里行间,闪耀着豁达的生命智慧。

 

 


少年时光:“幼出草根”

 

钱建民出生于温州城区一个平民家庭,家中九个孩子,他排行最小。少年时光正逢国家困难时期,在勤劳节俭的父母苦心经营下,生活勉强维持温饱,但读书成了“奢侈”的事,他从小学到初中的学费不是申请减免就是拖欠。看着父母为他们兄弟姐妹的学费东奔西走,钱建民深感难为情,初中毕业后决然辍学。

 

1972年,年仅15岁的钱建民在工地上找了第一份工作,搬运砖石、水泥预制板等,一天工资1块3毛7。后经人介绍进入温州市贝雕工艺厂当学徒工,一干便是六年,那六年对钱建民而言开心且难忘:“一帮年轻人拼命地学工艺,从学徒到出师一般要三年,我一年半就完成。转正后,月收入从原来10多块涨到30块。”

 

尽管离开了校园,忙碌的工作之余,钱建民仍没有丢下书本,他一有时间就跑到市图书馆,捧着小说看。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全然忘却了劳作的疲惫和生活的烦恼。

 

“文革”结束,国家恢复高考。敏感的钱建民意识到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他下决心要博一回!他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在家挑灯学习。经过一年多备考,1979年,没有上过高中的钱建民迈进了高考考场,一战告捷。他依稀记得,市招办贴出红榜的那日,住在附近大同巷24号的他第一时间跑去看到了红榜上自己的名字。他很欣慰:“那一年过得很辛苦,但没有因为高考复习而请假。”

 

 

▲钱建民留校担任团干部


师专情缘:“跳级转行”

   

    钱建民和温州大学的缘分其实始于1970年读初中时。“文革”时期,教育秩序混乱,已经停办的温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招收了两年制初中,以弥补当时中学不足。因此,1979年10月,以初中毕业生的身份能够再次走进位于窦妇桥畔的温师专校园,对钱建民来说,恍若一梦。

 

“九山湖边,环境优美,八人寝,四套格子铺,昏暗带点潮湿的老旧房子。但那时候大家都这样,有机会学习,已经很开心了。尤其是我们有工作经历的,都特别珍惜。”钱建民老老实实下“笨功夫”,补足英语学科的短板,频获三好学生的荣誉,深得老师们欣赏。教文艺理论的管希雄老师有次布置作业,钱建民拿了九十多的高分,管老师从此就很关注他,约他谈心,送学习资料;教戏曲研究的侯百朋老师也送了他一堆书,希望他未来能从事学术研究。

 

“很可惜,我辜负了老师们的期待”,1982年钱建民毕业后,没能从事专业研究,而是留校担任团干部,两年后升任团委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团委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每天都有讲座,还搭设平台鼓励学生干部多参加社会实践。“我们的活动经常得到团省委表扬,拿了好些奖杯。”

 

钱建民和学生的关系也特别密切,称得上“亦师亦友”。钱建民的哥哥搭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学生就常约了去他家看排球赛,逢年过节还去他家“蹭吃”,“只有和学生打成一片才能了解他们真实的情况,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出色的工作成绩使钱建民留校第四年即成为校党委委员,进入领导班子。20多岁的团干部进入学校领导班子,在全省高校中仅有两例。

 

1987年钱建民回到中文系担任系党总支书记。中文系是全校最大的系,汇聚了四分之一的学生。钱建民一方面觉得回到中文系很亲切,老师们都了解他的为人个性,另一方面,作为资历最浅的年轻干部面对昔日老师开展管理工作,显然也是不小的挑战。

 

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钱建民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师的待遇上,在老师们的支持下系里办起了高复班、夜大学等,老师们不仅通过兼课增加收入,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写作人才,堪称“双赢”。在大家的努力下中文系呈现生机,教职员工心安气顺。

 

▲1993年温州师范学院科技开发中心

承办全国大学生发明成果展

 

从政生涯:“主政三方”

 

1996年12月,不惑之年的钱建民已辗转温师院多个岗位,历任宣传部长、党办主任、科技经济开发处处长、统战部长等职,从温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的任上调离,赴永嘉县任县委副书记。此后20余年的仕途中,他先后主政永嘉、瑞安、绍兴三地。

 

永嘉是钱建民离开温师院后的第一站。他深入思考城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认为应多在规划、设计上下功夫,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因此瓯北阳光大道两旁建筑的规划方案两次申报,两次被他退回。他强调设计要50年不落后!在他的坚持下,阳光大道的开发不是一个个地块卖出去后各自规划,而是整个地块进行总体设计再分段出让。“虽然时间耽误了近半年,但这用来磨刀的工夫是值得的。”如今瓯江北岸建筑构成的天际线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钱建民深感欣慰。

 

在瑞安任职六年间,钱建民最难忘的是与马屿镇黄桥村支书郑幸福的一次谈话。他去村里调研,村支书陪他上山,两人走累了坐在石头上休息的时候,村支书对钱书记倾吐心声:农业税收不合理,村里实际可耕种的田少,但征税的田亩数多,负担沉重。钱建民仔细听取了他的意见后,即令财税部门牵头,对全市各乡镇的农业税征收情况进行梳理,最后决定2003年1月起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个大胆的举措比全省早了两年,比全国早了三年。钱建民感慨地说:“改革的思路来自基层群众,只有了解实情、民情,了解民生疾苦,市委才有改革的思路。”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初始提名权”也是钱建民在瑞安工作时的改革之举。瑞安探索干部制度改革,钱建民将读研究生时学到的统计学知识用于分析干部选拔流程,他发现最初提名的环节影响最大,也最容易出问题,因此提出“初始提名权”的概念,通过差额提名的程序限制领导用人权。钱建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汇报研究成果,《人民日报》也刊发了瑞安相关改革的内容。

 

绍兴是钱建民任职时间最长的一站,从2006年至2015年前后达9年多。他依然从规划入手,开启了绍兴大城市建设的格局。钱建民下决心保护好绍兴古城,同时跳出古城建新城。几经酝酿、谋划的绍兴城市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第二年还获得全国地方规划一等奖。由于阻力大、风险大,20年未能做成的绍兴区划调整方案也随即获准出台,绍兴由此全面启动大城市建设。钱建民为此赋诗两首,“天时地利我相迎”“共劈藩篱筑大城”,兴奋之情可见一斑。

 

绍兴历史上第一次拿到中国新闻奖也与钱建民有关。2013年8月,面对绍兴市罕见的高温酷暑,钱建民深入社区调研,决定有空调、能开放的场所都拿出来,给困难市民过夜避暑。一对60多岁的清洁工夫妇在市政府会议室避暑时,正巧儿子打来电话,老夫妇开心地问:“儿子,你猜我们今天睡在哪儿?”记者以此事为例写出了《儿子,今晚我和你爸睡在政府会议室!》的报道,获评当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最底层的群众,最需要的东西,就是从政者考虑的重点”,钱建民这样总结。

 

▲大自然也常激发起钱建民的诗情


诗以言志:“清风鹤骨”

 

钱建民与诗结缘,始自绍兴,他称之为“入乡随俗”:“来到绍兴后,我浸淫在诗词的海洋中——各种自然景观、文化古迹以及诸多历史故事往往都积累了大量诗句。即使是政务活动、交友应酬中,也常常是诗句相伴,这是我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激荡的生活催生激情的诗篇。2008年,钱建民任绍兴市市长期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外向度高、出口体量大的绍兴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温家宝总理亲临调研,后副总理张德江又在绍兴召开专题会议。钱建民有感而发,写下《渔歌子·己丑春节感怀》,抒发“报将春色换隆冬”的信心,被《人民日报》全文引用。

 

钱建民在绍兴创作了200多首诗词,以诗纪政,记录民生工程、热点事件、家国情怀。他写应对危机,“修得根深干练躯,任凭狂飙袭”(《卜算子·香榧林遇雨》);写经济向好,“茫茫白雾终归去,且看红枫出绿坡”(《稽山冬景》);写平息舆情事件,“小鬼一时能作浪,天公淡定伏尘嚣”(《黄酒风波感赋》);写为官一任的抱负,“代表方今投选我,愿当九死报黎民”,诗句间无不流露出振奋人心、积极向上的力量。

 

2018年,钱建民将十年诗作结集成《稽山诗草》,第一次印刷3000册销售一空,后又两次加印,《新华访谈》发文称:“这位‘前太守’成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红诗人’”;5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评论文章《生命的真切》,认为钱建民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质朴,“一如他的为人,真诚、真切,即便在三千世界、滚滚红尘,依然葆有诗情,秉持着对洁净生命的追寻,冰雪肝胆,不改初心……”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钱建民依然吟咏不辍,读党史感怀“穿云拨雾耀千秋”,抗疫情赞叹“砥柱定中流,狂澜不掉头”。在南怀瑾书院等处多次开讲座,谈中华传统诗词的传承和复兴。此外,他还爱上了书法、吹箫、茶道、太极拳,为自家庭院取名“五韵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韵味无穷,值得沉浸其中,细细品味”,60岁生日那天,他没有摆酒,没有做寿,只是和妻子桌前对饮,享受内心的宁静和诗意。

 

▲畅谈茶文化


 

后记

“学长榜样”系列访谈栏目自2021年6月开始启动至今,记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90位温大优秀校友的榜样故事,让我们看到这些校友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经验,同时也感受到他们对于工作和事业的专注和尊重,以及母校对他们的培育教导和深刻影响。这些故事也反映出数代温大人抱持“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的精神追求,学校办学不断蜕变、更上层楼的执着奋斗。

 

栏目采编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各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5月19日,将迎来学校办学90周年纪念日。我们将因循旧例,结集这90位校友的生动事迹,隆重出版,献礼校庆,期待围观。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