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语
为传承发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温州大学校训精神,为挖掘温大人迎接挑战、奉献青春的榜样故事,温州大学校友办推出“校友之声”校友系列访谈栏目,走进温大优秀校友,聚焦他们的求学经历和发展之路。希望校友分享人生经验,凝聚校友情谊,沉淀校友价值,助力学校发展,激励更多的温州大学青年接续奋进,共促成长。
校友名片
佘雪飞
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6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友
佘雪飞,男,汉族,2010年毕业于温州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2017年先后担任温州商学院金融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和学生科科长,2017年进入企业,先后在中国500强超威集团、世界500强吉利控股任职,目前担任吉利商用车大学执行院长兼湖州基地HR负责人,多次获集团优秀员工,所负责项目多次被评为集团重大贡献项目。
个人寄语:
一路走来,我始终在用心工作中体现个人生命价值,在奉献事业中成就人生的精彩,保持着对学习的渴望与热情,主动走出舒适区,以一颗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心去执着追求自己的道路。
青衿之志,笃行不怠
对佘雪飞来说,大学生活是一段忙碌又充实的时光。刚进大学,他便加入了学院的学生会,从干事、部长直至学生会主席,他始终用心、用情、用力。在学生工作中他不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锻炼了沟通协调能力,而学生工作经历也是他最为宝贵的大学记忆之一。他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当然,丰富的课余生活并未使他落下过专业学习。
当提到大学生活中最为难忘的记忆时,他分享了两个小故事。物华文化节举办在即,辅导员老师恰好又请了病假,整个活动策划、举办由佘雪飞及其他学生会成员一力承担,这份“辛苦”的回忆让他印象深刻,也锻炼了他的能力。而第二件事是他称为“疯狂”的事情。班里一位同学得了重病,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的几亩胡柚。为了给同学筹措巨额医药费,除了在校内外多次发动募捐,佘雪飞还策划了胡柚义卖活动。货到当日,下着暴雨,他和伙伴们一起冒雨卸货,三天后,所有的胡柚都成功卖出,而他发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高烧。后续通过媒体和温州红十字会,将募捐活动扩大到整个社会,完成了巨额医疗费的筹措。这次经历让他认识到:做有意义的事情,是非常有价值的。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直至今日,他仍感恩当时的辅导员朱秀微老师,朱老师不仅在工作上给予他殷切的指导,还十分包容,帮助解决问题,给了他很多成长机会,他说:“朱老师是我一辈子都感恩的老师。”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毕业之后,他继续耕耘于学生工作,但这份工作相对来说较为安逸,而他的骨子里更喜欢接受挑战和冒险。工作7年后他毅然辞职,跳出舒适圈,进入超威集团工作,主要负责人才发展体系搭建。任职期间,他搭建起公司管理和专业的人才双通道,将人才队伍的结构、质量提升了一个高度。2019年,他来到吉利控股集团,目前是吉利商用车大学的执行院长。这是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业务的快速响应要求非常高,主要在人才交付、组织发展和文化赋能等方面为组织战略落地提供支持保障,从0到1完成了商用车大学建设和运营的全面落地。他坚持要让企业文化“润物细无声”地在员工心中根深蒂固,以文化促经营,做好文化体验、文化传播等方面文化落地工作。而吉利也是一家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他践行社会理想的沃土。企业扶持一些贫困对象,帮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做成产业化,并提供经费等。
为了适应从学生工作到企业工作的变化,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事业心和对学习的渴望,白天工作之余,他会自学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在周末他会前往杭州、上海参加论坛和交流活动,并不断在实践中落实所学,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模式,这使得他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迅速成长。
佘雪飞提到,人力资源需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需要时刻关注组织和人,持续了解和深入业务。人力资源工作的价值不再是从传统角度出发进行体系搭建和实施,而是要从能否为战略和组织提供支持的角度去思考,做好人才队伍构建、人才价值提升、人才激励和人才体验。他也深深地记着在2019年11月23日,吉利商用车大学揭牌成立,这意味着公司的组织发展和人才发展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为此兴奋了好久。
他在工作中的最大收获是积累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符合当下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经验,这使得他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可以越做越好,越做越有信心,持续在人力资源的领域中深耕不辍。
追风赶月,矢志追梦
佘雪飞称自己是“自燃型”和“实践派”,在他的人生路上,他不断在探寻自己的潜能与人生价值,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事业目标。
对于温大的学弟学妹们,他也殷切地提出自己的建议:第一,提早想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然后有意识地锻炼这方面的能力,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要走哪条路。第二,要形成自己独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要经常总结,给自己“鲜花与钻石”,“鲜花”指总结自己做的好的方面,“钻石”则指对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进行反思,通过定期反思,可以提升个人的思考力和心力。第三,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保持知识系统和方法论的更新,思考如何去应用所学的知识。
最后,佘雪飞提到,母校的成长经历给他带来了一种“开放大气”的精神境界,牵引他要追求更大的格局、敢于做自己、敢于尝试,能够接纳各种反对的声音,有包容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采访手记
在采访中,我能够体会到佘雪飞对于事业、学习的热爱,也很敬佩他主动打破舒适圈的自我挑战和突破常态的创新思维,祝愿他前途似锦,步步清风。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