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恩师吴思强
我校63级普师专业校友——余治平
1963年9月,我进入温州师范学校(现温州大学,以下简称温师)就读。报到时碰到一件非常尴尬之事。那时乡下人进城,本来就摸不着东西南北,身背行李在学姐陪同下,寻找寝室,在厨房东面新女生宿舍楼,就是找不到我的名字。后请来吴思强老师,他是教导主任,乐清虹桥人。初次见面,我以为是帮忙工友。他笑脸相迎,接过我一个包,带我母女逐个查看女生寝室,还是没有找到我的名字。他一边安慰:“慢慢来,会找到的。”我们继续寻找,后在新生男寝室找到。因我的名字偏于男性,特别是“平”字,不是一般女性常用的“苹”“萍”。故而在编寝室时,顺理成章被排到男寝室。开学初,他作为教导主任,日理万机,就这小事,花了他大半天时间。细心、热心、诚心可见一斑。
一次,学校组织师生看电影,在传达室门口,碰到吴老师,我问他:吴老师,今天看什么电影呀。他说:千万不要华记(忘.虹桥腔)我想:老师怎么连电影名都说不完整。我自作聪明,一定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因当时,全社会,满眼、满耳皆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晚上我们在大众电影院入场。当银幕上出现“千万不要忘记”字样时,我惊呆了。OK!我的吴老师。他的形象顷刻在我脑海浮现。
六三、六四年国家困难时期,有讲究成份,我的户口一直在农村,直至分配工作。所以在校期间、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回家带粮食。山里人,米少番薯多,一斤米对六斤番薯,我个头小,每每看到我背一袋番薯,脸红耳赤、气喘吁吁的,吴老师(住在传达室斜对面)总会关切地问:“家里回来了?”,后来他干脆说:“我们家喜欢吃番薯(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帮我,也许二者兼有)你带过来给我吧。”他用1:5把米换给我。那时我一天也吃不到二两米(居民户口是没有这种体会的),雪中送炭,得到他的帮助,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事过半世纪多,而我却记忆犹新。
可亲可敬的吴思强恩师。疫情期间驾鹤西归。学生怀念您,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您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您爱生如子,是我们温师的楷模。您的精神铭刻心间!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