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校友风采 >> 校友风采 >> 正文

张红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边疆建设者

发表时间:2022-08-03 13:52:09    文章来源:    流览量:

编写语

为传承发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温州大学校训精神,为挖掘温大人迎接挑战、奉献青春的榜样故事,温州大学校友办推出“校友之声”校友系列访谈栏目,走进温大优秀校友,聚焦他们的求学经历和发展之路。希望校友分享人生经验,凝聚校友情谊,沉淀校友价值,助力学校发展,激励更多的温州大学青年接续奋进,共促成长。

 

校友名片


 

张红臣

我校体育与健康学院

14级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校友

 

张红臣,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导师是和蔼可亲的郑霞教授。目前为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阿瓦提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于2021年11月提拔为实职副科领导)、镇团委书记和镇总工会主席。2022年4月份荣获阿瓦提县“优秀工会工作者”,7月份荣获县委组织部组织的《公务员法》知识竞赛二等奖。

 

个人寄语:

希望母校越办越好,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

 

回首往昔,感恩母校

 

张红臣在温州大学求学的三年时光是充实进步的,也是收获满满的。提及这段校园生活,张红臣倍加感慨,他受到温州大学“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和温州人拼搏奋斗精神的熏染,培养了能吃苦、抗挫折等优良品质。他还受到温大良好学风的影响,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养成了勤于学习、善于请教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学生干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工作得以落实的具体组织者、协调者。因此,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展开必须有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张红臣在2015年曾担任学院研究生会文体部部长一职,并努力提升自我素养和能力。谈到学生干部经历对他的影响,他认为通过积极举办各类校园文体活动,参与各项协调工作积累经验后,让他在考虑解决各种问题时更加全面,视野和思路也更加开阔,从而快速地成长和进步。

博士点是一所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经过全体温大人的不懈奋斗,我校博士点于2021年成功获批,这在我校办学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博士点成功获批不仅是全体温大人的夙愿,也是百万温州人的期盼,标志着我校人才培养层次得到跨越式发展。张红臣对母校申博工作多有关注,在得知母校已经成功获批博士点的消息后非常高兴,真挚地祝愿母校各个学科实力持续增强,获批更多的博士学位点,也表达了他非常期待有朝一日回母校深造攻博的心愿。

 

▲左为张红臣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担负着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任,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2017年7月从温大毕业后的第一年,张红臣在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任职体育教师。得益于在温大培养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他在温执教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获2018年温州市瓯海区中小学教师评选优秀论文一等奖,所带校田径队连续获得2017、2018年温州市瓯海区中小学田径体育节团体总分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虽在温州的工作如沐春风,但他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时刻呼唤着,那就是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他立志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积极号召,决心为边疆建设奉献青春热血。

相对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各方面的条件是艰苦的。但张红臣不因为条件艰苦就打退堂鼓,反而更坚定了他要把西部建设好的心愿。除了生活上的艰苦,到了新疆之后,他也面临着工作上的许多挑战。由于工作岗位和自身专业并不对口相符,需在工作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工作环境也需要重新适应。但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顺利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任务。

他认为要干一行爱一行,不管是刚毕业之初从事教师工作,还是目前公务员工作,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体验,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在工作中,让他最大的感悟就是“初心”两个字。他表示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他说到西部边疆短暂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扎根边疆,一直干到退休,这不仅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因工作繁忙,他表示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和家人,孩子在成长和学习教育上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父爱,也不能照顾父母,让他心中觉得有些愧疚。但舍小家为大家,他早已把当地群众当成家人一样,能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解决困难诉求,让他觉得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他表示自己会坚持当初所做的抉择,不忘初心。

说到温大许多同学也对到西部边疆工作充满着憧憬,跃跃欲试。他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早做规划和打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时也告诫学弟学妹们,要慎重考虑做出抉择,不要只是一时兴起,盲目地做出决定,要想一想自己的初心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新冠疫情以来,他已经两年多没有回家探亲,每当思念亲人和彷徨时,他就会想到初心,坚定目标,从而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并为奉献青春扎根边疆建设的梦想不懈奋斗。

 


脚踏实地,未来可期

 

张红臣谈及未来的规划,他认为自己时刻要脚踏实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向前。在访谈的最后,张红臣期待新冠疫情结束后,回到母校走一走,再看一看曾经哺育过他的母校和慈母般的导师郑霞教授等各位恩师们以及在温就业工作的师兄弟们。

 

▲右为张红臣

 

慈母爱,师生情

 

张红臣在2018年10月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高校优秀大学毕业生奔赴边疆工作,这一别,不知不觉中已近4年,当今年6月得知导师准备暑期来阿克苏看望他和师弟李盼盼的消息,他当时是无比激动和高兴,以至于那天晚上彻夜难眠,并回想起在母校读研时与导师相处的点滴岁月。

盼望着,盼望着,他终于在7月10日那天与导师在阿克苏相聚,且在相见相拥的那一刻,他表示流出了激动和兴奋的泪水,听到他师公说:导师早就想来阿克苏看望你们,晚上有时会情不自禁流下想念的泪花。在那一刻,张红臣深刻的明白,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与走多远?在郑老师心中:他们就如孩子们一般时刻被牵挂着,而在他的心中:导师就如同慈母般一样时刻被敬仰着。他表示不曾忘记导师往日循循善诱的教育之恩,更不会忘记母校寄予的厚望,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时刻永记,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唯有好好工作,奋斗青春,不负韶华,才能不负众望,不负重托,并将这份慈母爱和师生情,成为日后工作激励前进的动力,披荆斩棘,再创辉煌。

 

▲左一为张红臣

 

采访手记

 

张红臣学长在访谈中说到最多的就是“初心”二字,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觉悟和坚韧不拔。是什么让张红臣学长放弃东部沿海优渥的工作生活环境,而坚定地参与西部建设,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张红臣学长坚定信仰,不惧困难,勇于挑战,积极努力使他个人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服务社会,奉献祖国。人生一世,找到自己坚定的信仰,并为之不断努力,一定能使生命之花绚烂绽放。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