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校友风采 >> 校友风采 >> 正文

卓越背后的意性情——访谈曾文俊[1986级]

发表时间:2013-06-07 00:00:00    文章来源:    流览量:

个人简介:

曾文俊,男,浙江泰顺人,1986年考入温州师范学院生物系,1993年至199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之后,分别于泰顺县第二中学和泰顺县第一中学任教高中生物。2002年9月至今,任教于浙江省温州中学。曾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生物),获得温州市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教坛新秀,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市“5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人生感言: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电脑屏幕上,素灰底淡堇纹的博客背景,挂着一首名为《聚会感言》的打油诗,博主“干扰素”用诙谐押韵的语句描述着自己的教师工作与生活。随着滚动条缓缓下拉,带出了一连串好评,其中大部分来自他的学生。我盯着主页上博主的真实姓名——曾文俊,不禁好奇,这个在学生中有着高人气的特级教师,是否也像他所获的卓然成就一般闪耀着难以接近的光芒?

然而,在办公室里看到的曾老师,衣着休闲,面带笑容,平和轻松之感顿时抚平了我内心紧张的褶痕。随后老师的健谈打破了因陌生而带来的些许尴尬和沉闷,我们也从不断打开的话匣中,惊叹这普通外表下的闪光点……

率真从容意

曾老师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直率从容,闪现在大学生活的点滴中,渗透在工作经历的琐碎中。

一纸志愿书让曾老师阴差阳错地结缘温师大,也让他的人生从此与教育事业紧紧相连。在当初那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校区,曾老师两年制的大学生活,也充满了属于青春期的率真和朝气。虽然社团活动单一,但是娱乐活动如玩吉他、游泳、下棋等还是十分丰富的。曾老师还回忆,每到周末,他会骑着租来或是借来的自行车到处逛,那是一个用单车放飞青春的年代:年轻,潇洒。宽松自由的大学生活为率真个性和朝气青春提供了热土。

当提及大学的学习生活时,曾老师透露说,比起同班一些勤奋的同学,他对学习略带叛逆和松懈,但最终的学习成绩却是名列前茅。说完,曾老师略带“得意”地笑了起来,爽朗的笑声透着直率的真性情。“结果”令人出乎意料,但在曾老师的描述中却显得理所当然。在我们感叹这是否就是所谓的“天才行为”时,老师的解释让我们恍然大悟。“那是一种高自学能力带来的随性从容。”曾老师认真的说。细想之下,正是因为充分的自学,才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强大的自信,进而带来那份让人羡慕的从容。这种从容也在他之后的教学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曾老师又跟我们细数他教育事业历程中的关键阶段:在泰顺县第一中学时参加教坛新秀评比获市级第一名、参与辅导的温州中学省优质课评比连续获第一名……而对于赢得这些重量级的参赛、评比,“没有刻意追求”、“无所谓的态度”是曾老师频频提及的“秘诀”,这种能将压力淡化的潇洒从容,带给我们的是惊讶和由衷的钦佩。但要知道曾老师“无所谓”的态度背后,并不如他所描述的那般“云淡风轻”,那里有曾老师对教材知识体系的熟练把握、公开课前在实验室中的反复操作、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细致打磨等。所以,这是在真才实学的保障下诞生的自信心态,衍生的从容风度。

细雨润物情

许秀珍老师,是曾老师大学时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她为人很好,跟学生的关系特别融洽,经常帮助我们……能用巧妙的方法指出学生的错误。”许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方法也一直影响着曾老师,使他在现今的育人工作中“细雨润物”。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曾老师会通过提问简单问题来增加学生的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曾老师说他的课堂很随意,有时甚至允许学生在教室后面活动身体来振奋精神。“一个学生,曾经是问题学生,现在和我是好朋友。”曾老师笑着告诉记者。曾老师以他那博大的爱,宽容的心,滋润了每一个学生的心,充实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曾老师的课形式多样、风格大气,他认为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交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为达到这种理想状态,曾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讲课、听课,反思不足、打磨瑕疵。“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因为这种坚持,这种认真,曾老师的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相信曾老师的这种精神也注入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激励着他们努力奋斗,创造辉煌。

曾老师非常强调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他认为一位老师的“威信”是与本身素质相关的,在快速发展的知识信息时代,老师自身要不断积累,形成深厚的教学功底,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形成能让学生信服的强大气场。正是因为对自身知识积累的重视,使得曾老师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尊重和信服。

虚怀若谷性

“我真的没什么值得采访的。”这是在对话过程中,曾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言辞恳切的推辞正是发自内心的谦逊。正如多年来取得的累累硕果不是作为虚荣的标榜,经过严格考核后所获得的荣誉只是自身能力的证明,曾老师对成绩的轻描淡写,是一种在荣誉光芒下保持平常心的知足气度。

都说教师这一行业“吃香”,是因为一年有两次长假,但对于曾老师却是例外。暑假已经过去大半月,曾老师仍马不停蹄地出差开会、讲课、编教材……卓越的成绩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还有责任。尽管已经是享受教授级待遇的高级教师,他还是认为自己要不停地学习、积累,因为只有一个不断进步的老师,才能成就一堂堂精彩隽永的课。

放下成绩带来的优越感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开始。眼前的曾老师,热情地招待我们茶水,随和地说笑,毫不掩饰地吐露工作与生活冲突的无奈,很难想象这就是温州教育界声名在外的特级教师,但盛名之下,他低调依旧。这是看透名利后沉淀下的虚怀洒脱。

后记:

“从从容容一杯酒,淡淡定定一杯茶。”曾老师的随性、潇洒,在成就的铅华背后凝结成真切的意、性、情。忆溯流光,毕业后二十多年的光阴,并没有抹去母校两年时光在曾老师的人生历程中刻下的印记。曾老师也希望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学好专业知识,打下扎实的功底,并“愿母校蒸蒸日上,写下更辉煌的篇章”。

学生记者:何珍鸯 洪舒怡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