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名师风采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校友风采 >> 名师风采 >> 正文

张桂生:原温师院党委书记

发表时间:2012-06-01 00:00:00    文章来源:    流览量:

张桂生:原温师院党委书记.

多味人生感悟多

——访原温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桂生

  他在抗战的炮火中成长,并立志要强国富民;他在“白色恐怖”统治下的温州,担任过学校的联络员;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已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文革”时期,他被陷害被批斗被关进大牢…… 《多味人生感悟多》是他与妻子金婚纪念时出的一本诗集,这七个字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一个周末的早晨,我们拜访了这位已经离休的耄耋老人——张桂生。满室的书册,几幅未完成的书法,葱郁的吊兰,贤惠的老伴,可见张老的晚年生活安详自得。在茶香氤氲中,老人娓娓向我们道来他多味的人生。

  犹唱当年热血歌张桂生出生在抗日战争隆隆的炮火中,抗战在他童年时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读书时他便立志要为争取国家的光明前途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这个一腔爱国热血的少年在上初中时就积极参加读书会,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考入温州中学后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进步活动,与共产党地下组织取得联系,是班级里进步学生的骨干。

  当时还是一名高一学生的张桂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年轻的张桂生不畏“白色恐怖”,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走上了革命道路,就时刻准备着牺牲,党员同志是忠诚和无畏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就要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他的双眼闪耀着坚定的光芒。

  194956日晚,正是温州和平解放的前一天,张桂生接到组织交给的任务,要他去小南门的双莲桥地下交通站联络。城区地下党负责人陈竑交给张桂生一卷纸,这是几代人苦苦期盼的温州和平解放的消息和迎接解放的传单底标。接过这卷纸后,他穿过设防栅栏飞奔到学校,将文件交给在校守候的党部负责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张桂生还是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小伙子,但是在党的教育下,他很快地成熟成长起来。

  解放后张桂生在公安部门担任过审讯犯人、机要秘书等工作。“人生不怕浪如山,大海行舟气自闲,雨霁风和晴日好,绮霞柔水映欢颜”,正如张老的诗所写,早年参加革命的经历成了张桂生最宝贵的人生经验,也为他后来从事党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时期,张桂生惨遭迫害,被批斗被关押。谈起那段蒙冤的日子,张桂生流露出深深的痛惜,“那段历史给我们中国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

  在建党9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老党员,张桂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无尽的崇敬之情。“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也经历过艰难曲折,而如今,她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是带领全国人民拼搏奋斗的历程,它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幸福包含在为人类光明前途的不懈奋斗中。”

  忆师院岁月峥嵘1987年,张桂生从瑞安县委(时任县委书记)调入温州师范学院,先任党委副书记,后经党代会选举任党委书记。回想起当时的温师院,张老笑着说:“那时候学校的硬件设施可没有现在的温大那么好。”九山湖校区,校舍陈旧,排水不畅,一到雨季,地上到处是积水。张桂生和四五个同事挤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办公,几张办公桌、一张破沙发就是他们的全部办公设备。“即使办学条件再艰苦,我在温师院工作也是甘之如饴,学校这片纯净的土地,使我重新焕发青春。”

  张桂生任职期间,非常重视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坚持给学生们上党课,那时候学校经常遭遇断电,在黑暗中,张桂生一手持着蜡烛,一手拿着稿子,继续慷慨激昂地上党课,这让学生们十分感动。为了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在张桂生的动员下,温师院成立了以八名优秀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青年教师科研委员会”,后来,他们中的牟德刚、赵敏、张靖龙等老师成为了温师院乃至新温大的骨干。张桂生牢牢把握住了学院发展的大舵,使温师院在党旗的照耀下和谐前进。

  作为党委书记,张桂生还积极推动温师院的对外开放。“我们的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倡导对外开放,与时俱进,同样我们的学校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张桂生和院长等党委一批人的共同努力下,温州师范学院与美国林菲尔德学院结成了姐妹学院。1991年,温籍台胞何朝育、黄美英夫妇捐资630万元兴建学院路校区育英大礼堂,香港慈善家邵逸夫先生也为学院捐资兴建了逸夫图书馆……在学术上,“孙诒让诞辰15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谢灵运山水诗人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多种交流大会,营造了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激发了师生们的学术研究热情,进一步提升了温师院的学术水平。

  张桂生在温师院的七年里,不用单位配的轿车,坚持步行40分钟上班,风雨无阻。他与青年教师、学生打成一片,时时处处关心他们的成长。在分配房子时,他坚持先解决其他老师的住房问题,而自己一直等到最后一批。他是一名党员干部,同时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党员中的一员,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就是最好的榜样力量。

  与诗为伴享晚年张桂生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诗人”。在人生道路上,他品尝了酸甜苦辣,而坎坷艰难中,给予他精神慰藉最多的便是诗。诗在张桂生的人生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如同一位知心的老友,陪伴着张桂生一起欢笑一起悲伤,鼓励他坚强地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文革”期间,张桂生被戴上“黑帽”投入监狱,他书写下“赤子遭诬陷,圆扉度岁阴”的愤慨;在瑞安兴建飞云江大桥时,他挥毫创作了“千载梦,万民愿,架金桥”的喜悦;若干年后回忆起与妻子初次见面的场景,他用“移婀娜,立娉婷,回眸一笑摄魂灵”来表达少男少女的怦然心动……张桂生在业余时间创作传统诗词四千多首,半数已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离休后他连续担任了五届温州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等职。

  自离休后,张桂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为祖国文艺事业的发展贡献余光余热。1994年,他发起并承办了鹿鸣杯全国诗词大赛。在世纪之交,他创办了《温州诗潮》,并担任主编十余年,如今依然是名誉主编。近年他又与诗友们一起建立了温州诗人之家——墨池吟坛。在庆祝温州和平解放六十周年的时候,张老还和一批老党员组织了一次民间庆祝故乡解放的诗歌纪念会。张老说:“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峥嵘岁月,毕生拥护党的领导。”

  说起诗,张老神采飞扬,眼眸含笑。他笑称写诗是他少年时代的理想,但真正与诗为伴是在老年,离休后他沉浸在诗词创作中不亦乐乎。张老颇爱古韵的中国诗词,他把自己创作的传统诗词看成是“剩余年华里最宝贵的财富”。他的朋友曾赠他一个雅号——“诗痴”,他还著有《萍茵吟草选》、《温州之歌》、《雁荡莹峰》等七部作品。“风霜雨雪诚无改,多味人生感悟多。艰难曲折光明路,不到心停步不停。”张老的诗大多是随性而作,有感而发,充满真情。他将自己人生中的风风雨雨,都凝炼在那一首首精致的小诗中,或狂放疏朗,或婉约瑰丽,意味绵长深远。

  与张老的一席交谈,我们不由得为这位老党员的峥嵘往昔和诗意晚年所深深动容。张老说,现在他还坚持写日记,每天写点东西,练点篆书,不让自己忘记生活。张老还带我们去书房看了他的日记本,厚厚的一摞,字里行间都是一个老党员关于生命最真切的体悟。张老说,目前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在后年与妻子迎来钻石婚的时候,再出一本诗话式的文集,作为给妻子也是给自己这一生最美好的礼物。

(学生记者 傅曼溶 管玲琳)

载于《温州大学报》201178日第91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