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校友新闻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新闻 >> 正文

校友视界 | 陈东升:温州人到底值多少钱

发表时间:2020-02-01 09:10:38    文章来源:    流览量:

陈东升,我校(原温州师专)中文科1986届毕业生,现为法制日报社高级记者、浙江记者站站长,浙江大学等高校法学、新闻学兼职教授,浙江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曾四获中国新闻奖,2014年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长江韬奋奖。

浏览朋友圈,被一个视频逗笑了。

浙北桐乡某村为求自保,贴布告提醒民众防止新冠肺炎重灾区人员进村,奖励措施为,举报一个武汉人奖200元,举报一个温州人奖100元。

一位温州老乡对此不服,认为看不起温州人,称自己出钱也要把温州人的“悬赏”价格提高到1000元。

这就是温州人,连“悬赏”价格都要争个高下,短短几句“温普”,让有话就直说、争强好胜不服输、较真虚荣爱面子的温州人性格活灵活现地得到呈现。

自温州成为新冠肺炎重灾区,这几天,温州一直被浓浓的爱所包围。

在西班牙,在意大利,在埃塞尔比亚,在巴西,温州籍华侨或不惜代价托运,或求人携带,或特意护送,想方设法把温州急需的医用口罩等医疗物资送达家乡。

只因为有一种牵挂叫乡愁,有一种气魄叫果敢,有一种爱心叫血浓于水,有一种身份叫我们都是温州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山之崖,海之角,家乡温州就在东海边。

不是温州人天生胆大能闯荡爱经商,只因交通不便、资源缺乏、人均只有三分地,生存的本能把温州人逼上了离乡别土、闯荡江湖的谋生路。

小商品,大市场。

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

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发芽。

世界上鸟能飞得到的地方,有温州人。鸟飞不到的地方,也有温州人。

所有这些后来对温州的赞誉,其背后都是创业之初温州人千里奔波的劳累、独在异乡的酸楚、求借资金的窘迫、开拓市场的艰辛等个体独有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中国的犹太人!

这是世人对温州的赞美和敬仰。

从不赞同天赐良机、上苍独眷温州之说。因为,机遇眷顾所有人等,差别在于自我奋斗。

一部温州改革开放史,就是人人追求自由、平等、富裕、幸福、尊严的发展史。

假如没有自我奋斗,或许南存辉至今还是个鞋匠,胡成中至今还是个裁缝,王振滔至今还是个木匠,钱金波至今还在瓯北渡轮里唱着他的温州鼓词。

与他们一样,千千万万个温州中小企业主凭借奋斗改变了自我命运,也共同托举起“温州模式”的辉煌。



温州人和“温州模式”对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改革开放至少作出了三大贡献:

温州人推动了中国经济制度的改革与进步。

从温州起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势不可挡,使中国经济发展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温州人推动了中国法律制度的改革和进步。

从温州起步,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推动了共和国立法,“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第一次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8年8月,温州苍南县农民包郑照的首次民告官,大大加快了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加快了共和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前进步伐。

温州人推动了中国人文价值理念的革新和进步。

从温州起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渐成为“中国梦。”遥想当年,马云还在西湖边帮人当翻译,如其自述,受温州人自我奋斗之精神所感召启发,才自砸铁饭碗下海,启动了后来引领全球的互联网革命。

温州人以四海为家,在流动中创新创业,把市场经济的种子撒向全国,撒向世界各地。

在武汉的温州商人就达30万人。

这几天的热点新闻是,武汉封城后5天1.8万人温州老乡回到温州。

值此危急时刻,乡情与道义交织,原则与利益相悖,良知与现实搏斗,法律与情理冲突,来不及也没再必要分辨其中的是非对错、你清我白。

但人们还是好奇,武汉封城禁令之下,这些温州老乡是如何突破“不出武汉”的重重关卡而回到家乡的?

是否可以说,非常时期,这些温州老乡身上,展示出了温州人的多重地域文化性格特点:敢于开拓也善于变通,勇于创新也安于守成,志在千里也讲究实利,追求公平也喜抄近路,尊崇法治也漠视规则,豪迈大气也爱讲排场。

温州誉满天下,温州谤满天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就在杭州引领互联网经济的当下,就在温州逐渐淡出国人视线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把温州再次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或许这就是温州的不寻常:远离武汉800公里,却疫情高发跻身“湖北省温州市”。一口温州话也在各地大喇叭喊话PK中胜出,被称之为“最温柔”。对“悬赏”温州人价格的不服气视屏成为人们居家无聊中的谈资和笑点。

温州的不寻常更在于,面对这场疫情灾难,温州人诚实,不瞒报不撒谎,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应对这场疫情灾难,预测在前,措施有力,全程信息公开透明,有条不紊,效果明显。

这几天,网络在热传温州市市长姚高员接受央视白岩松专访专题片。姚高员全程脱稿,镇定自若,数字精准,逻辑清晰,思路缜密,环环相扣,对疫情了然于胸,避免二次传播、实施最高级管控等六条抗毒措施条条干货,一句“市民7天不要出门”干净利落、掷地有声,赢得掌声一片。



十天来,武汉也举行过几场新闻发布会,然而众目睽睽之下,省长三次报错口罩数字,省委书记答非所问、照本宣科、旁若无人,傻态窘态令人不忍直视。

且不论其他,仅面对媒体镜头,温州市长的水平能力就把他们甩出了9条街,两地应对疫情举措、应急救援能力、社会治理水平之高低优劣,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不可同日而语了。

温州人特别重血缘、亲缘、地缘,每逢过年,全国、全世界各地温州人都要走归,走亲访友,推杯换盏,欢快喧闹,其喜洋洋。但今年,如温州籍企业家叶正猛诗作《与时间赛跑》所描述的,“白昼静悄悄,夜晚静悄悄。”


这静悄悄的背后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温州人取消了二三十万桌的新年酒。这静悄悄的背后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温州人对生命的珍惜和与政府的默契。

“凤凰涅槃,烈火重生。”

我不敢判断这次同仇敌忾抗击疫情是否也是温州经济集合人心走出低谷重振雄风的拐点,也不敢预言温州这次抗击疫情最终能否完胜,春天、鲜花和笑声何时来到人间。

但现在,如有人再问温州人到底值多少钱,我的回答是:

温州人爱国爱乡,情系桑梓,有情有义,情义无价。

温州人自求发展,自强不息,从不认输,永不言败,温州人精神世代相传,宝贵无价。

温州人一路追求自由、幸福、安康、尊严,从今往后,必定学会更加敬畏上苍,尊重自然,关心他人,善待自己,因为生命无价。

我骄傲,我是温州人!

祝福中国!祝福家乡!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