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校友新闻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新闻 >> 正文

王向愈校友受邀参加我校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并讲话

发表时间:2015-09-12 00:00:00    文章来源:    流览量:

暑气未消,草木竞荣。9月11晚,温州大学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南校区田径场隆重举行。我校79级中文专业校友、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人杂志社总编辑、浙江省新闻飘萍奖获得者王向愈先生作为校友代表应邀出席开学典礼。

典礼上,王向愈校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结合自己个人和儿子的奋斗经历,以一个学长和家长的双重身份与2015级新生畅谈理想、感悟人生、分享成败。

什么是优秀的年轻人?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年轻人首先应该是有理想的人,并且他是朝着这个理想去努力奋斗的,他的努力是行之有效的。那什么是理想呢?理想是很难量化的,理想是大的目标、远的方向,理想是有高度的抱负,理想是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想象,甚至理想有时候还带着一点浪漫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情怀;同时,理想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更应是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修正,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理想对某些人来说是奢侈品,但对年轻人来说是必需品。虽然理想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但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中你一定会收获很多,至少你可以从中获取心灵上的富足和宁静。最后,他希望2015级新生都能插上理想的翅膀,实现各自人生的精彩!

开学典礼圆满落幕,相信王向愈校友的深情讲话一定留在每一个新生的脑海中,引领他们走向优秀之路。

附:

校友代表王向愈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核对)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各位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晚上好!学弟学妹们,作为校友呢,我是你们的学长,但是从年龄而论,我可以是你们的家长,因为我也有一个比你们要大好多岁的儿子。在七年前,他跟你们一样,迈入了大学的校门。但也和许多大一的新生一样,经过激烈的高考大战后,在大学的第一学期,他陷入了疲惫迷茫,没有了方向感。第一学期结束以后,他从上海回到温州(他当时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我到机场去接他,在回来的车上,我们父子俩有了平生第一次激烈的争执,我当时看到他的那种状态,我跟他说:“你根本就不算一个优秀的年轻人”,这句话看似比较平和,但对他刺激很大,因为他一直以优秀自居。他紧接着就反问我,那你说什么是优秀的年轻人,我一下子被问住了,但是我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回答道:“我觉得一个优秀的年轻人首先是有理想的人,他是朝着这个理想努力去奋斗的,他的努力是行之有效的。事后回想当时我的回答还是蛮有道理的。我觉得一个年轻人没有理想,那他就失去了方向,理想是一个优秀青年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年轻人有了理想,不去努力实施,那就是空想。如果他去实施了,没有成效,那么他的智力、能力与他的理想不匹配,那就是妄想。那么在座的各位学弟学妹们你们有理想吗?。应该说当下的青年可能有很多很多的想法,但是我认为想法并不等于理想。那么,现在问题又来了,什么是理想呢?在我看来理想是很难量化的,理想是大的目标、远的方向;理想是有高度的抱负;理想是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想象;理想甚至还带着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情怀。

我是79年进入原温州师范学院学习的,我跟各位在座的学弟学妹们相差了36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校区在松台山下、九山湖畔,校区的环境非常美好,但是条件却极为简陋,我的宿舍叫勤俭楼,灰暗、潮湿,下雨天的时候,我们宿舍的大门就成了水帘洞。但是在那样子的一个条件下,我们同学的精神面貌是极其饱满、极其明亮的。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一种“国家兴亡、舍我其谁”的气概。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的是国家大事、社会问题、文学创作。现在看起来,是乎有些幼稚、有些可笑。但是这些幼稚可笑在年轻人身上是极为可贵、极为可爱的,在当下的年轻人当中,是尤为弥足珍贵的。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当时四十来位班级的同学有的成了优秀的人民教师、著名的校长;有的成了作家,也有不少的同学走上了市级、局级的领导岗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中演绎出了自己的精彩。这些成就可能是这样子或那样子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其中在我们那代人身上洋溢着的理想主义的光芒与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密不可分的。

半个月前,开学典礼的主持人牟德刚老师在微信上给我发来很多照片,上面是我们三十多年前以及还有另外一位王强同学的信件往来。在这些信件当中,我看到了当时的我们有迷茫,也有一些狂妄,更有一些理想。我觉得这些照片这些信件非常珍贵,也非常感动。牟老师和王强是我当时高考复习时的同学。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高谈阔论,而且各自还会出一些现在看起来类似于宇宙这样酸溜溜的题目来进行作文,然后交换互相点评。当时我们那位王强同学的理想好像是当一名作家,我们牟德刚书记当时的理想好像是要当一位美学家,因为他经常要跟我们讲康德、柏拉图、李泽厚。而我呢,我的理想就是刚才李校长讲到的温州是南戏的故乡,我想成为一位戏剧理论家。多年过去了,王强同学现在在北京八一厂当文学部主任,成为了一名出名的剧作家,他的理想已经完全实现了。我们的牟德刚同学,他现在成了一个颇有建树的哲学教授,可以讲他的理想也部分实现了。而我呢,我成了一名媒体总编,应该说我和大多数的人一样没有实现我的理想,但是在追逐理想的道路当中,我获得了很多很多,因为对戏剧理论的爱好,我曾经是我们这所学校以教古代戏曲史为主的古代文学老师;即使是现在,我走上了新闻道路,过去的这些沉淀也使我获益匪浅。所以我觉得理想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但是在实现理想的道路当中你会获得很多很多,至少你可以从中获取心灵上的富足和宁静。

那么讲到这里,大家可能对前面我讲到的你们的小哥,我的儿子还有点惦记,那么他后来怎么样呢?在大二的时候他跟我说要读研,在大三的时候他说不在国内读研要去国外留学,大四的时候他告诉我说,我不想读书,先去工作两年,然后要去读MBA。后来他到了一家外企机构工作,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又跟我说,他不想读MBA了,他现在要去读博。那么现在呢?他已经获得了录取通知书。不久要跟你们一样,在不同的层次上面作为新生到美国去重新学习了。那是不是他的这些理想他的这些想法在不断地变化呢?我觉得他的这些想法是根据自身的状况做出的一些调整,是朝着自己的理想方向努力的,我觉得应该充分给予尊重。所以,理想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修正,分阶段,有步骤地去实施。同学们,现在谈理想似乎很out,现在理想已经成了奢侈品,但我认为理想应该是年轻人的必需品,是我们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愿你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取得各自的人生精彩。谢谢。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