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母校新闻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新闻动态 >> 母校新闻 >> 正文

提高培养质量 促进协同创新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我校召开2012年暑期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发表时间:2012-08-30 00:00:00    文章来源:    流览量:
8月27日29日,我校召开2012年暑期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高培养质量,促进协同创新,推动我校内涵式发展。

图为会议现场。 宣传部 供
  校领导陈福生、蔡袁强、林娟娟、牟德刚、任柏强、薛伟、赵敏、吴金法、叶世祥、蔡曙光、陈安金出席会议。校全体中层干部,民主党派、无党派知联会主要负责人,国家重点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负责人,省人文社科基地负责人,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等参加学习会。会议邀请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教授作专题报告。
  
                  图为校党委书记陈福生讲话。 宣传部 供
  校党委书记陈福生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说,本次会议的召开正值两个《意见》颁布实施之际。会议主题“提高培养质量,促进协同创新”与两个意见非常契合。这次学习会必将对学校新一轮跨越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陈福生回顾和总结了上半年工作。他说,今年上半年,学校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主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乘势而上,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新进展。主要体现在特色本科战略有序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科研与服务地方工作繁荣发展,学科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引进、管理和培养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建设取得新进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陈福生从五个方面部署学校下半年工作,一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确定的各项任务、举措做好教学与人才培养;二是以学区制改革为突破口,系统推进学生教育管理与育人工作的创新;三是继续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凝练方向,强化学科内涵发展,着力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四是牢牢把握“人才强校战略”主战略,继续深入实施“2112”人才计划,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五是在党建与校园意识形态工作方面,要把握四个“强化”,即强化校园意识形态建设,强化党建工作的方向引领和政治保障能力建设,强化干部队伍的领导力、执行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最后,陈福生希望全校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学校事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秉持坚定的信念,务实的态度,合作的精神,按照学校的部署和安排,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向80周年校庆献礼。

图为校长蔡袁强作专题报告。 宣传部 供
  校长蔡袁强在题为《坚持以质量建设为根本实现规模、特色、品质协调发展》的主题报告中分析了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新动态,根据大学发展的动力学模型解读了我校的发展态势,并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描绘了我校中长期发展质量建设的基本蓝图。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提出本科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能创业、敢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教育要坚持“稳中求进,质量第一”的基本思路。在科学研究方面强调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同步推进,重点发展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研究,积极发展对接国际学术前沿和有限国家战略目标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社会服务方面坚持“立足温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的目标定位,强调应主动适应国家尤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提升服务温州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能力。
  蔡袁强在报告中提出了我校中长期发展质量建设的主要举措。一、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具体措施有分层分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加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转变,完善“分层递增”课程体系建设等。二、大力加强“三位一体”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在人才引进方面,要着力提高质量,加强方向布局;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提高培养要求,加快提升水平;在整体提升方面,采取“三管齐下”保驾护航;同时,要重点关注教师的本科教学能力建设。三、深入推进“双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实现“两个结合”。一是学科科学研究与企业发展、产业创新、社会需求相结合,提升我们自身的创新能力;二是专业教育教学要与创新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四、积极培育“创业创新创优”的大学特色文化。要将创业精神与传统的学术价值观融合起来,体现在人心、观念、制度和行动上,创造出一种优秀的创业型大学文化。让创新精神与创业理念渗透到校园每一个角落,形成学校创业文化持续发展的根基,创造学校与学生双赢的局面。
                 图为会议特邀嘉宾、医学院院长瞿佳教授作专题报告。宣传部 供
  瞿佳教授为与会人员作题为《地方性大学发展的若干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他以温州大学和温州医学院为例,分析了两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发展现状。瞿佳在分析中指出,高校要了解自身发展的历史,扬其所长,为将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夯实基础;同时,要切实把办学活动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需要结合起来,分析区域情况,扎根在现实环境,敏锐地跟踪、捕捉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调整、改革教育教学形式。
  在谈到地方性大学新形势下办学定位和特色构建时,瞿佳认为,地方高校要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保持持续发展,必须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来取胜。他以温州医学院的眼视光学学科创建和发展为例,阐明大学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中,瞿佳教授认为,以特色学科建构能带来“榜样效应”和“鲶鱼效应”,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因此,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上,只有选择“造峰填谷”而非“削峰填谷”的战略,在建立优势的同时,推进整体发展。
 
                 图为校党委副书记林娟娟主持会议。 宣传部 供
  会上,副校长赵敏、叶世祥围绕具体工作分别作专题报告。在《加强协同创新 推进学科建设——温州大学学科建设战略暨教育部“2011计划”解读》的专题报告中,赵敏分析了学科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说,学科建设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是我校学位点建设的基础和保证。他肯定了当前我校学科建设的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深刻分析了我校当前学科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通过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和学科团队建设,推进学科基地和优质资源建设,提高科学研究、协同创新能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和营造有利于重点学科建设的良好环境等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与应对。叶世祥作《围绕“质量30条” 探讨我校教学工作》的专题报告。他分析了教育部出台“质量30条”历史与现实背景,指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顺应全球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浪潮和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的迫切要求。叶世祥从优化专业结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资源的利用、科研对人才培养支撑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等5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图为会议小组讨论现场。 宣传部 供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围绕本次会议主题,进行了积极热烈的分组讨论。学生处负责人在会上作《齐心协力 密切配合 深入推进学区制模式改革》的主题发言。
  本次会议的召开使得与会人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坚定了信念、积聚了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协同创新,锐意进取,满怀激情抓发展,心无旁骛干实事,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