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母校新闻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新闻动态 >> 母校新闻 >> 正文

全省高校学工部长、研工部长会议在我校举行

发表时间:2012-07-05 00:00:00    文章来源:    流览量:
温大新闻网7月5日电 7月3—4日,全省高校学工部长、研工部长会议在我校举行,来自全省80余所高校的120余名代表在美丽的大罗山脚下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新使命和新任务。

图为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以不断推动我省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公寓区文明建设为落脚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我省高校学生公寓区的学生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公寓区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建设。针对当前高校公寓区学生教育管理当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和实践总结出的新经验、新方式,通过各高校代表的主题发言、经验交流等形式展开学习和研讨,推动新时期我省高校公寓区文明建设的发展和创新。
  省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蒋胜祥,校党委书记陈福生,党委副书记牟德刚,党委委员、研究生部部长陈安金出席会议。全省各高校学工部部长、研工部部长,杭、宁、温、绍、台教育局有关处室以及我校有关部门、学区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教育厅宣教处处长薛晓飞主持会议。

 图为省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蒋胜祥在会上讲话
  蒋胜祥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着力建设寝室环境卫生整洁,寝室文化环境浓郁,寝室服务体系健全,寝室管理职责明晰的新型学生公寓的目标,既是贯彻落实夏宝龙省长加强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的要求,也是深化学生工作体系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公寓管理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创新举措。各高校应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的信心。通过在学生公寓构建职责明确的工作网络,制定细致完善的管理制度,创建丰富有效的工作载体,积极探索学生公寓工作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思政进公寓的工作体制。
  蒋胜祥要求,在高校学生公寓区的文明建设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育人管理体制。各高校党委要加大统筹力度,建立健全公寓区学生教育引导和管理机制。各单位明确职责,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并处理好后勤管理服务与学工教育管理,辅导员与班主任、专业教师,寝室管理与班级管理的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完善以辅导员为骨干,以教师干部为补充,以公寓学生党员组织,社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等为依托的公寓学生工作网络;三是逐步建立完善教师、干部联系公寓制度。通过建立相应的联系制度,明确联系寝室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落实考核监督机制推进公寓学生工作建设;四是加强公寓学生工作整体建设。通过深化党员、党组织、共青团组织进公寓,建立心理指导、就业指导等专门工作机构,建立网上教育管理新模式等,整体推进公寓学生工作建设。

图为校党委书记陈福生致欢迎辞
  陈福生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效。陈福生指出,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入,迫切需要我们更新思想、转变观念、转变思路,创新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新方法。陈福生介绍了我校学区制教育管理模式改革,他强调,我校实施学区制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实践,是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探索,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一种新尝试。他希望与会同仁能对我校的学区制改革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薛晓飞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高校要理顺体系、落实保障,改善硬件条件等,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教育指导生活化,服务人性化,管理规范化,促进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升级。

图为与会代表参观我校大学生创业园
  会上,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8所高校分别作了公寓文明建设的主题交流发言。与会代表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围绕新时期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公寓的文明建设进行了分组的交流和讨论。

图为大会小组讨论和交流现场
  据了解,我校在公寓区文明建设方面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率先提出了学区制教育管理模式并付诸实施,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我校将学生生活区划分为问是、浚智、培德三个学区,将学生思想政治延伸至生活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力求通过改革努力将学区建设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道德实践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