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教育基金会
|
温州大学
|
校友数据库管理
|
校友平台管理
校友首页
聚焦温大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校园地图
校园风光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母校新闻
校友新闻
校友组织
地方校友会
学院校友会
校友捐赠
支付宝捐赠
微信捐赠
捐赠榜
捐赠项目
知名校友
学术类毕业生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校友期刊
期刊浏览
在线投稿
在线征订
校友服务
返校指南
招生培训
资料下载
校友之家
联系我们
校友办
各学院
校友卡办理
校友卡办理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母校新闻
校友新闻
母校新闻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新闻动态
>>
母校新闻
>> 正文
特别策划(四)创先争优服务科学发展 育人成才再展时代新篇
发表时间:2012-11-08 00:00:00 文章来源: 流览量:
“喜迎十八大 奋进·六年”特别策划
创先争优服务科学发展 育人成才再展时代新篇
近日,我校党委被中共浙江省委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全省仅有3所高校党委获此殊荣。现将我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的主要做法特点与取得的主要成效总结如下。
三联系三深入 服务师生夯实基础
自2010年5月以来,温州大学党委按照浙江省委和温州市委的总体部署,在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落实省委教育工委提出的创先争优“三服务三深入”的要求,通过活动开展切实解决一批师生普遍关注、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学校发展的难题,强化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和党员的表率作用。通过抓好党政领导联系学院、联系党外人士,教学单位、科研院所联系社会,教师联系特殊群体学生的“三联系”工作,通过推行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教学科研人员深入学生,管理、政工人员深入一线的“三深入”工作,积极落实省教育工委的“三服务”要求,不断实现服务理念有新提升,服务水平有新提高,服务成效有新起色的目标。
自创先争优以来,学校为改善学生就餐环境投入近240万元在全校8个学生餐厅安装立式空调,投入300多万元对全校学生宿舍进行修缮与环境改造,真心为学生安心学习、舒心生活办实事、办好事。每年有100多个教工党支部与学生结对助学,近千名学生从中受益。党员联系学生寝室800多个,联系困难学生320多名,联系学生班级440多个。党员、干部走访学生家庭120多户。教工党员广泛开展科技咨询、人才支教等“服务社会工程”,充分发挥党员专家的作用,树立教师党员良好的社会形象。据不完全统计,当前1400多名教职工党员参与各种形式“三联系”工作,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近百个。3200多名学生党员参加形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人次,惠及群众近万人。
你亮牌我示范 争做创先争优模范
实行公开承诺是基层组织创先进、共产党员争优秀的一种有效激励机制,是保证人民群众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得到实惠的机制保证。按照学校党委提出的基层党组织创建“五个好”、党员做到“五个模范”的基本要求,各学院、部门结合本单位、本岗位的工作实际,做到了承诺内容具体、明确和务实,实现了承诺不回避难点、热点和焦点,体现了承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定量考核与定性分析、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落实承诺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确保承诺落地。如机关党总支为机关各支部党员授“党员先锋岗”示范牌,226名机关支部党员利用党员先锋岗这个平台,郑重对待工作承诺,自觉接受师生监督,通过亮牌示范,不断增强机关党员的党性意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全校600余名行政教辅岗位党员同样实行亮牌示范,把“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了教师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化学与材料学院党总支充分利用学院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思想先进、业务优秀的特点,重点开展育人成才“1+3”活动,推动学院科学发展更上一层楼。教师党员“1+3”育人先锋活动具体是指:1名教师党员开设1堂育人讲堂:在学院原有的“责任成长成才”讲堂的基础上,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内容,继续深化讲堂内涵,1名教师党员主动开设1堂育人讲堂。以座谈会的形式,教师党员通过介绍自己成长成才的过程,通过讲价值、讲理想、讲信念,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目前,62名党员教师通过公开承诺已主动向党支部申报讲堂28个。本学期学院已安排其中10名优秀党员教师开设育人讲堂,引领学生在责任中成长,在磨练中成才。
在学生党员中组织开展“求真知、强责任、作奉献”行动。通过“大学生预备党员50小时义工制”以及设立学生党员学风建设示范岗、能力提升示范岗、自我管理示范岗、创新创业示范岗等设岗定责以及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1+1”活动等,使每1名大学生党员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不断激励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掌握过硬的本领,努力为社会争做贡献。如城市学院的“三定六岗”培养模式,就是根据学生党员发展各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定点、定岗、定责”教育,通过分阶段,分目标,全过程的教育强化过程引导,提升党员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党员志愿者与洪殿敬老院18年如一日的阳光青年志愿服务等。学生党员吴司熠在体会中写道:“我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充分体验到,人活在世上追求金钱和享乐并不能作为生活的全部,还需要崇高的精神,奉献他人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树品牌求创新 机制长效成果明显
各基层党组织贯彻“一支部一品牌”战略,加强支部的特色凝练,推动功能型、载体型、示范型支部建设,培育出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的示范点,打造出一批党建工作的精品项目,如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的“物华小屋”党员服务站中的“物华问茶”活动,通过现场面对面交流和微博互动平台,党员老师为全院学生提供学业与生活疑难疑惑的咨询和交流服务;教师教育学院的党总支的“党员社会角色体验”,让每个党员利用假期时间体验一个社会角色,学院党总支召开专题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党员走近社会、服务社会,提升党员综合素质。深入开展“三化四有”创建行动,通过实施目标管理考核、推进支部建设创新、构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校院(系)两级党校和“党员之家”等,整体提升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通过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宣讲工程”、“人才环境优化工程”、 “群众路线工程”、 “民主办学机制工程”、“关心关爱工程”等十大“凝聚力工程”建设,大大提升了全校各级党组织凝聚党心民心的意识和能力,密切了师生、党群、干群关系,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特色化、校本化。
学校党委为全校4500余名师生党员建立了入党纪念日(政治生日)档案,并将其“政治生日”编入高校短信通平台,定期为师生党员发送创先争优活动短信,而且在每一名党员的“政治生日”为其送上一条温馨祝福,体现出党组织对党员的关心关怀。目前短信涉及师生党员10000多人次。党员林素青老师说:“刚收到短信的时候,蛮意外的,猛然间想起原来今天是我的入党纪念日。平时忙着做好自己的工作,没有刻意去突出自己的党员身份。短信对我来说是祝福,但更多的也是责任。它提醒着我不要忘记自己是党员,在工作上应该更积极,更努力,在生活中要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加深党性意识。”
面对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温州大学各级党组织牢牢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和活动宗旨,把活动意义放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背景下领会认识,放到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中谋划推进。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长蔡曙光说:“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转化为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的实践,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学校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的组织保证,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了党员干部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品牌
特色一:以“凝聚力工程”建设为重要载体,用党心温暖人心凝聚人心
各级党组织通过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宣讲工程”、“人才环境优化工程”、 “群众路线工程”、 “民主办学机制工程”、“关心关爱工程”等十大“凝聚力工程”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尤其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与教职员工的谈心交流和沟通,运用领导谈心、领导开放日、干部下基层等多种形式,深入科室,深入一线,主动倾听教职员工的心声和呼声,坚持做到教职员工想法早了解,教职员工困难早知情,教职员工疑虑早化解,教职员工热点话题早沟通,教职员工热情早激发;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密切党群关系、师生关系,增强党员干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准确把握各类教职员工的思想脉搏,有效满足教职员工的发展需求,在涉及教职员工利益的问题上建立民主协商的沟通机制,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和教职员工全面发展的愿望出发,坚持每年为教职员工办几件实事;不断完善党内关怀、困难群众帮扶的工作机制,善于整合党政工团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做好扶贫帮困等工作,通过党内外各项帮扶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党内带动党外、党员带动群众、团队带动个人的良性机制。通过“凝聚力工程”建设,促进各级党组织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达成“我为学校作贡献,学校发展我受益”的思想共识,在全校形成“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良好局面。
特色二:以“大学生预备党员50小时义工制”为抓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预备党员50小时义工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创先争优的创新途径。通过党员参加义工服务活动,提高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如城市学院的“三定六岗”培养模式,就是根据学生党员发展各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定点、定岗、定责”教育,通过分阶段,分目标,全过程的教育强化过程引导,提升党员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定六岗”的“三定”为定点、定岗、定责,即“设定培养阶段,设定教育岗位,设定岗位职责”,“六岗”分别为理论学习岗、爱心公益岗、红色宣教岗、学风建设岗、基层实践岗、就业服务岗,让党员通过参与实践服务,奉献社会,锻炼自己。提升党性修养,实现教育目标。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党员志愿者与洪殿老人携手一起风雨同舟,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18年如一日,阳光青年志愿者走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与老人的温情却传承了下来,他们将继续在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下,给老人送去关怀。
通过“大学生预备党员50小时义工”制,将学生党员义工服务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全过程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践行相结合,知行统一,促使青年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为引领思想,内化为成长动力,转变为实际成果。
上一篇:
【喜迎80周年校庆】我校80周年校庆志愿者动员大会暨志愿者培训开班仪式举行
[返回列表]
[打印本页]
下一篇:
【一】满怀激情 充满信心 我校师生以多种形式喜迎十八大
聚焦温大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校园地图
校园风光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母校新闻
校友新闻
校友组织
地方校友会
学院校友会
校友捐赠
支付宝捐赠
微信捐赠
捐赠榜
捐赠项目
知名校友
学术类毕业生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校友期刊
期刊浏览
在线投稿
在线征订
校友服务
返校指南
招生培训
资料下载
校友之家
联系我们
校友办
各学院
校友卡办理
校友卡办理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