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教育基金会
|
温州大学
|
校友数据库管理
|
校友平台管理
校友首页
聚焦温大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校园地图
校园风光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母校新闻
校友新闻
校友组织
地方校友会
学院校友会
校友捐赠
支付宝捐赠
微信捐赠
捐赠榜
捐赠项目
知名校友
学术类毕业生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校友期刊
期刊浏览
在线投稿
在线征订
校友服务
返校指南
招生培训
资料下载
校友之家
联系我们
校友办
各学院
校友卡办理
校友卡办理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母校新闻
校友新闻
母校新闻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新闻动态
>>
母校新闻
>> 正文
【溯初致远·教育论坛】郑信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找准切入点——兼谈教师教育学院“培育气质,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
发表时间:2013-09-21 00:00:00 文章来源: 流览量:
开栏的话
“溯水萦洄,小筑竟成千古秀;初基巩固,深谋端树百年人”。自1933年黄溯初先生捐资办学以来,一代代温大人秉承“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的崇高精神,慕效先贤,励精图治,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风雨砥砺,薪火相传。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校优良的办学传统,不断谱写我校建设发展的锦绣华章,在当前践行群众路线,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中华儿女同追“中国梦”的大背景下,温州大学报特别开设“溯初致远——教育论坛”专栏,邀请校党委副书记林娟娟教授担任栏目主持人。专栏将刊发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探索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成果及心得。敬请大家对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期待您不吝赐稿。
温州大学校报编辑部
本期作者:郑信军(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找准切入点
——兼谈教师教育学院“培育气质,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
当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共识。然而,如何切实提高,如何有效推进,则需要办学者在“合规定性”、“合需要性”、“合发展性”等三种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寻求切入点。所谓合规定性,即通过某种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专业或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预期的质量规格;所谓合需要性,是指人才培养质量在符合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庭与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广度和期望程度;所谓合发展性,则意为培养的人才能主动适应社会并最终超越适应,通过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立足基本规格,满足多方需要,前瞻未来发展,才能找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只有结合专业类别特点,基于学生利益诉求,赢得教师共识拥护,才能使这个切入点在实践中顺利推进、深化。
教师教育学院在办学实践中,把握师范类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律,以“师范气质”为切入点,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培育气质,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所谓“师范气质”,是师范类学生在教师教育与培训基础上形成的、明显而又独特的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倾向性的外在化表现,以此为筋骨、魂魄和神韵,影响并支撑着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在全院师生广泛讨论,多方征求校外教育专家、校长和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将“师范气质”的核心要素理解为师识、师德、师表和师能等四个方面,并浓缩为博、爱、雅、艺四个核心词汇。博,代表着为师者应有的好学精神和包容态度,不仅应广泛涉猎知识,而且应有博大的胸怀与涵养;爱,即以师爱为师德核心,热爱儿童,热爱事业,热爱生活;雅,代表温文尔雅的仪态气度,淡定豁达的精神境界;艺,代表多才多艺的师范技能,创意无限的教育潜能。在我们看来,培育“师范气质”,是师范类人才培养中兼具合规定性、合需要性、合发展性要求的一个契合点和切入点。
以“师范气质”作为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首先是合规定性的。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正是师识、师德、师表和师能的具体表现,“师范气质”的提出,不仅将这种人才培养规格形象化、生动化、立体化,而且还能使其具有高显示度和辨识度,作为一种精神纲领引领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
以“师范气质”作为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也是合需要性的。首先,师范生在就业竞争中,不仅需要硬技能,而且也需要软实力。在各种教师招考中,这种软实力正是通过不经意表现出的博学广闻、谦恭文雅、淡定从容、张弛有度、机智应变,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决定了去留。考官们口中经常提及的“教师胚”正是这种“师范气质”的形象诠释。其次,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职业形象提出更高的要求。温家宝同志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师范教育的目标绝不是造就‘教书匠’,而是要造就具有未来教师气质的教育家”,而在2011年10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营造良好教育文化氛围,激发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兴趣,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从另一个侧面说,在教师知识权威形象被逐步消解,教师崇高社会形象被不断怀疑的微博(信)时代,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正视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培养这种兼具博、爱、雅、艺“师范气质”的未来教师,向社会传递未来教师群体的正能量。第三,温州大学的教师教育传统需要通过“师范气质”这一精神纲领来承继和弘扬。迄今为止,温州大学历史上培养的师范毕业生,占温州市教学名师总数的55%,占温州名校长总数的72%,占温州特级教师总数的53%,占温州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总数的50%。在综合性大学办学背景下背负这样的荣誉,迫使我们需要追问:未来,有多少温州大学的师范生能在各地教师招聘中胜出?有多少温州的优质中小学愿意吸纳温大师范生成为其中的一员?有多少温大师范生能成长为温州未来的教学名师、名校长和特级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凝炼和培育“师范气质”,有利于全校各师范类专业统一思想,重塑师范传统,锻造高品质未来教师,从而提高温州大学办学的社会认可度与美誉度。
以“师范气质”作为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更是合发展性的。不同特点的卓越教师往往有着某种相似的成长规律,而这种成长规律又往往建立在师范教育阶段所奠定的某种共同特质。这种可以称之为“师范气质”的共同特质无论是表现为坚定的事业心,还是表现为理解与热爱儿童的同情心,或是淡看功名利禄的从容心,或是热情开朗的人文情怀,都将推动着他们积极、上进,使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当我们以未来卓越教师为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看到这种“师范气质”在教师贯穿一生的专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事实上,即便学生在就业或今后的职业发展中选择了不同的职业道路,这种由内而外的“师范气质”依然能濡养他们的外在气度和精神境界,终其一生,受益无穷。
一个好的人才培养切入点,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更要有可操作、可实施的方案,并带动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培育“师范气质”,不应只停留在一句响亮的口号或纯粹的精神纲领上,而是要通过“四维三层、一体两翼、多方协同、三‘机’护航”逐步推进和落实。所谓四维三层,是指“师范气质”在博、爱、雅、艺的四维培养规格和个人气质、专业气质、学院气质的三层互动回馈。所谓一体两翼,是指以教学为根本,以团学活动和文化建设为助翼的基本思路。从教学方面的具体举措来看,逐步实施以培育“师范气质”为核心的院内跨专业选修课、特色课,建设“师范气质”精品课程群,学生参与设计和展示的课堂教学改革,培优普惠的师范技能训练-竞赛体系,基础教育名师系列讲坛等将使这项工作扎根于最核心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从团学工作和文化建设方面来看,以博学堂、儒雅堂、爱艺堂、润爱堂等命名的学生特色社团组织,师生共建、百花齐放的师范工作坊,一年一度的“师范气质节”,知心姐姐、儿童剧、艺术之春等传统品牌建设,学院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上的师范特色营造,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书香学院、爱心学院、礼仪学院和创艺学院。所谓多方协同,是指各师范类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行动研究与教学活动的协同、学院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协同、师生及师师之间的协同。所谓的三“机”护航,一是指以改进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办法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二是指实施“师范气质”养成的成长档案袋评价和改革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相配合的学生评价机制,三是指完善兼职专业负责人、兼职导师和兼职教师的院地协同共育制度、围绕“师范气质”培育的教改预研项目制度、“师范气质”学术研究奖励制度等一系列保障制度。
一个好的人才培养切入点,还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带来高显示度的人才培养成果与人才培养研究成果,能够对同类或相似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能够对非同类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辐射和借鉴作用。我们希望经过在“师范气质”培育上的若干年扎实努力,不仅能使师范类专业学生在就业质量、职业与人生发展上广泛受益,而且还能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温州大学的人才培养争取更高的荣誉。
(温州大学报 2013年9月15日 第125期)
上一篇:
规划人生 放飞梦想——校第五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圆满落幕
[返回列表]
[打印本页]
下一篇:
我校三位教授入选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聚焦温大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校园地图
校园风光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母校新闻
校友新闻
校友组织
地方校友会
学院校友会
校友捐赠
支付宝捐赠
微信捐赠
捐赠榜
捐赠项目
知名校友
学术类毕业生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校友期刊
期刊浏览
在线投稿
在线征订
校友服务
返校指南
招生培训
资料下载
校友之家
联系我们
校友办
各学院
校友卡办理
校友卡办理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