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母校新闻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新闻动态 >> 母校新闻 >> 正文

构建“三层次四个一”生态环境,聚焦高校人才工作创新

发表时间:2017-10-20 11:55:00    文章来源:    流览量:
  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发挥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制度优势、充分运用丰富的民间资本和遍布世界的温州人脉,突破学校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瓶颈,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始终是学校在改革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学校创造性提出了“三层次四个一全周期”人才建设方略,充分发掘校地优势,根据高层次人才的特点设立特设岗位,全面布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环节,构建符合人才发展需要的生态环境。
  

  一、 “一个教授、一个团队、一个平台、一个项目”,打造高层次基础研究队伍。
  学校以“一个教授、一个团队、一个平台、一个项目”为布局,积极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并根据其发展需要组建研究专业团队,围绕该带头人研究方向整合学科资源打造高水平研究平台,结合国家、省市需要针对重要科学技术问题立项研究,以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从而取得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学术成果。2016年,西奈山医学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美籍科学家李松林教授全职加盟我校,以学校生命科学研究院为依托组建了神经科学研究团队、筹建成立温州大学神经科学与化学研究所;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谢尔盖教授长期致力于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和我校化材学院长期合作后,基于学校化学省一流学科(A类)平台组建团队并顺利入选省千人计划长期项目;成功引进金宁一院士并迅速组建包含宾夕法尼亚大学王宝梅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鲁会军研究员等在内的六人研究团队。
  

  二、“一个教授、一个团队、一支基金、一个企业”,打造高水平应用研究团队。
  学校基于“一个教授、一个团队、一支基金、一个企业”模式,积极引进拥有可产业化项目的知名教授,根据其发展需要配备创新、创业专业团队,帮助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科研成果引进产业孵化基金、场地和政策支持,助力科学研究产业化,以企业发展成果反哺学科、学校发展。2016年,我校全职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姜潮博士和顾禹归博士并分别组建研究团队,为其搭建与格鲁斯特、康乐药业等紧密合作的桥梁,围绕蛋白和小分子化学新药创制系统开展研发工作。我校全职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黄承哲博士与温州鼎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全面合作,致力于高活性光触媒催化剂在雾霾和室内空气污染治理、自洁材料中的应用和产业化推广,同时在学校支持下于浙南科技城建立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开展聚乳酸型可降解装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工作。同年,加拿大陈忠伟院士获邀成为我校特聘教授后在学校的支持下与合伙人创办了温州佳中锂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温州市人民政府、瓯海区人民政府的全力支持。

  三、“一座城市、一所大学、一种精神、一份责任”,打造高智慧人才聚集区域。
  学校以“一座城市、一所大学、一种精神、一份责任”为理念,积极融入区域城市发展,升级产教融合、城校联动,发挥“世界温州人”优势,丰富学校人才队伍外延和内涵。从温州市民争购“三元券”捐建温州大学到“温智回流”及全球范围内的“学商相长”,“一座城市、一所大学、一种精神、一份责任”生动的诠释了温州、温州大学和温州人之间的这种割舍不断的情怀,也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以温州人为核心的国际化人才战略。以乡情为纽带,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温籍人才回归:截止目前,我校拥有温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技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高层次人才142人。在实施“温智回流”的同时,学校以海外温州人聚居地为中心,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号召开展国际化办学工作:在意大利温籍华人的支持下,我校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合作举办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普拉托校区,与锡耶纳大学合作建立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阿雷佐校区,两校就师资共享、教师培训、教学科研合作等方面与我校达成重要共识,在积极回应海外温州人对知识和技术需求的同时,也为 “送出”我校优质教师资源与“请进”欧洲高层次人才搭建重要桥梁,为提升我校教师国际化教学水平、丰富教师队伍外延与内涵打下重要基础。
  

  “三层次四个一全周期”人才建设思路的提出,为破解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难题指明了方向,使我校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成为有机整体,学校全周期人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初显,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出现可喜变化,全周期人才生态环境建设初显成效,人才强校作用逐步体现:2016年,全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课题51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8项、厅局级项目37项,资助经费4711.56万(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间接经费);校地(企)合作横向经费2401.64万;学校新增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和1个轻工业制笔材料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