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同学风采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校友风采 >> 同学风采 >> 正文

学长榜样⑮ | 刘海勇:将“困难”化为知行合一的原动力

发表时间:2022-03-01 13:29:53    文章来源:    流览量:

 

编写语

1933年以来,温州大学

 

高举“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精神旗帜

 

立足浙南大地

 

培养了24万余高素质人才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温州大学校友办推出

 

“学长榜样”系列访谈栏目

 

聚焦校友一往无前、不负韶华

 

的拼搏岁月

 

探寻校友成功背后的心路历程

 

展现温大人迎接挑战、奉献青春

 

的榜样故事

 

希望激励更多的温大人

 

努力拼搏、奋发成才

 

传承发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

 

的校训精神

 

校友简介

刘海勇,1976年1月出生,温州乐清人。1998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现温州大学)美术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委员;浙江省美术名家孵化工作小组成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2022年的春节,因为疫情原因,刘海勇没能回乐清老家过春节。2月12日,远在北京的刘海勇接受了我的线上采访。这位中国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气质儒雅,神情温和,一下子就消除了我的紧张感。谈及昔日求学之路上遇到的困难,他毫不讳言曾经历过“两次考研三次考博”的曲折,但他说:“这些都算不上是困难,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如何将经历中遇到的问题化为知行合一的原动力,是真正需要思考的。”

 

 


美术启蒙

 

 

刘海勇1976年出生在乐清柳市,在他的记忆中,童年的早晨总是在叔叔悠扬的笛声和箫声中醒来。叔叔不仅爱好音乐,还是位画家,他常常在楼上的油画架前构思画稿。而看叔叔画画就成了刘海勇儿时特别快乐的时光。

 

刘海勇的母亲也喜欢画画。她毕业于乐清师范学校,从事幼儿教育。刘海勇小时候在家中也常常看到母亲的一些作品,他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画的一只彩色公鸡,虽然已想不起那画的材料,但“美”的印象刻在了心里。父亲是忙于生计的供销员,天南地北跑着推销柳市的电器,业余却爱好书法,尤其擅长写隶书,无论用毛笔还是钢笔,隶书的笔法都写得很遒劲。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熏陶成长,刘海勇自幼读书成绩优异,1991年考入乐清师范学校,不过读的是普通师范班。他们班级楼上是高一级的美术加强班的画室,有时候刘海勇就会跑上楼,躲在门口或窗口,用崇拜的眼神偷偷看学长学姐们作画。

 

刘海勇对美术确实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于是他加入了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还去校外参加培训。他第一次上素描训练课,画一个十六面体,因为总是画不准,他一动不动地在画室里坐了整整一个早上才完成,画完之后,浑身是汗。“画的过程当中倒是没什么感觉,最后才觉得特别累,所以印象比较深刻。”

 

高二那年暑假,刘海勇为参加在温州市区水心举办的一个美术班培训,寄住在远方亲戚家中。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去上课。有一次因为路面沙子打滑,自行车猛地倒在地上,刘海勇飞出去六七米才落地。等他缓过神站起来的时候,发现屁股上腿上都是血。但他也只是到附近的诊所稍微处理了一下,又急急忙忙赶去上课。



“至关重要”的四年

 

1994年,18岁的刘海勇以优异的成绩从乐清师范学校毕业,获得保送温州师范学院的资格。此时两个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是读中文系还是读美术系?

 

温师院中文系底蕴深厚,在教育界一向享有盛名。而美术系也是浙江省师范院校中最早设立的,不过1985年至1994年间,招的都是专科生,从1994年才开始招第一届本科生,课程设置、教学计划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想来想去,还是放不下对美术的热爱,刘海勇最终决定选择美术系,成了第一届22名本科生中的一位。

 

28年过去了,刘海勇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些对他们言传身教的老师——系主任叶玉昶老师、教山水的罗福崇老师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都是潘天寿先生的学生。系副主任郑炘老师,以及沈尧伟老师都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教人物的金松老师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教中国画的张红嫚老师是乐清老乡,画花鸟。担任过系主任的张如元老师兼授书法、篆刻课与山水课,是方介堪先生的高足。还有教油画的蔡可群与黄良老师,教水彩的魏敬先老师,教设计的蒋正帆与王薇老师,教版画的陈伟与陈淑现老师,教美术史的胡剑南老师,教书法篆刻的张索老师等等。“当时温师院美术系的课程比较全面,让学生对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中国本土艺术和西方艺术等各个方面都能有所了解,然后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进行传承。”

 

叶玉昶是对刘海勇影响非常大的老师之一。大三下学期同学们开始分专业选方向,他和另外两位同学选择跟着叶老师学花鸟,现在看来,当时采用这种分科培养已具有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当时一间大教室用帘子分隔成两个空间,三分之二给学人物画的四位同学,三分之一给他们三位学花鸟画的同学。叶老师每天都来得很早,先点评作业练习,然后讲述画理画论并做细致的课徒示范。同学们因此会提前半小时来打扫好教室,给老师泡好茶。在茶香氤氲着墨香的课堂里,叶老师一直强调日课的重要性,基本功要天天练,写书法、画兰竹,一日不可废,实际上是秉承着中国画的经典传习方式。

 

叶玉昶老师不仅强调专业理法技艺的中国画艺术规律,重视书法诗词文史哲等素养的积累陶养,也非常注重为人为学为道的品格养成。至今都让刘海勇记忆深刻的是叶老师亲自给他们示范,如何把两张画纸紧紧地卷在一起不滑脱,又如何用报纸把卷好的画纸包起来,画纸两头不会露在外面。这种严谨精微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刘海勇,他说:“我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而且还教给自己的学生。”

 

张如元老师亦是对刘海勇影响极深的老师之一,精通古代汉语,在贯通中国画与古典诗词文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他讲授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一文时,对文人画四要素(人品、学问、思想、才情)深入浅出的阐释,深深影响了刘海勇其后对中国画写意的执着实践与研究。

 

作为美术系第一届本科班,刘海勇的班级破天荒地先后由黄良老师、柯思昱老师与蔡可群老师三位担任班主任。其中黄良老师与蔡可群老师既教他们油画课,带着他们一起下乡写生、艺术考察,还带着他们一起踢足球。

 

刘海勇是班级的团支书,组织过大大小小的活动,印象最深的还是每学期的作品展览,食堂门口和系里的宣传栏,都是他们作品展示的窗口。同学们分工负责,写作前言、后记,装裱作品,大家自己动手进行电脑割字、黏贴、拼接,买不起画框就用卡纸代替,用双面胶把作品粘在卡纸上,再贴到板上。“这是我们面对全校进行的阶段性汇报”,刘海勇表示。

 

“因为我们是第一届本科班,学校对我们的培养特别特别重视,配备了最好的师资,最好的教学条件,最好的培养机制”,这四年的学习正式开启了刘海勇的艺术之路,他评价其作用“至关重要”。

 

 

▲左为刘海勇




两次考研,三次考博

 

1998年刘海勇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乐清,成为乐清职业中专的一名老师。临告别母校时,叶玉昶老师谆谆教诲:回去当老师,专业可不要放弃,画中国画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只有技术就行了,各方面素养都要提升。

 

他一直记得老师的这句话。因此,当偶然得知中国美院(前身是浙江美院)国画系举办进修班的消息时,他向单位领导请假,取得了一年进修的假期。对于所有学美术的学子来说,中国美院、中央美院都是让人心驰神往的艺术殿堂。

 

1999年9月,刘海勇进入中国美院进修,插班到国画系本科二年级。他本来很担心自己的专业水平是否跟得上,结果发现其实差距并不大,不由信心倍增。他由衷地感谢温师院的老师们对他们进行的专业训练。在进修的过程中,刘海勇获悉国画系招研究生的信息,萌发了试试看的想法,“所有事情只要自己努力过了就无怨无悔,没有努力是你自己的态度问题”。

 

对刘海勇来说,最难的不是专业考试,而是基础薄弱的英语。他赶紧报名参加杭大的英语考研冲刺班,跟随杭大外语系的系主任万昌盛老师学习,以弥补自己的英语短板。

 

在杭州玉皇山附近,刘海勇租下一间农民房的阁楼。这里夏天很热,冬天很冷,窗户是纸糊的,每晚都要与成群的蚊子作伴。阁楼里除了不到一米的床和一张画桌,再无其他容身的地方。他甚至不能完全站直,因为一站起来头就会顶到天花板。为了更好地背英语,刘海勇把记不住难理解的单词写在纸上,然后贴在抬头就可见的天花板上,以便早上一睁开眼就能看到这些单词。

 

2000年1月刘海勇参加研究生考试,由于当年中国美院没有招收花鸟专业的研究生,他报考了中央美院。结果专业分数过线了,英语只考了44分,离国家分数线还差6分。尽管这次考试失败了,刘海勇却没有气馁,他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看到了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当年6月,刘海勇结束中国美院的进修,与此同时备战第二次考研。由于不可能再向单位请假,但为了保持英语和专业的学习,他不得不开始在杭温间奔波。刘海勇将自己教学的课程安排在两天半时间里,每周三下午,他或是从乐清坐近十小时的长途汽车,或是转道从温州坐绿皮火车,前往杭州学习;周日晚上,又乘一夜的火车,赶回乐清上班。这样的旅程几乎是一星期一次,时间持续了将近半年。

 

2001年,刘海勇终于如愿考上了中国美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研究生。三年后,他顺利毕业并留校任教。

 

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实践类博士生从2000年才开始招生。学校鼓励并大力支持教师考博,2007年,留校任教三年的刘海勇积极准备考博。当时博士生招生名额很少,一名导师往往只招一个博士生,加之很多更年长有资历的老师也都在考博,刘海勇连考了两次,都未能如愿。

 

转折发生在2009年,中央美院的博士生导师张立辰先生,被中国美院聘为博导。因为博士生考试时间不同,中央美院在3月考试,中国美院在5月考试。先生建议不妨先到北京试试看,没想到这次一考就被中央美院录取了。

 

因为是在职读博,为了兼顾读书和教学工作,刘海勇再一次开始了两地奔波,只不过这次距离更远,在杭州和北京之间频繁往来。他在中国美院授完一阶段的国画课后,就立即前往北京学习,有时候在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内需要来回跑上两三趟,非常辛苦。但他认为这份辛苦是值得的,读博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刘海勇在中央美院读博时选择住在寝室,而没有像很多学生那样租住在校外。他解释说,住在学校寝室,除了学习与研究效率更高外,还可以跟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老师同学有更多交流探讨的机会,视野也会更加宽阔,有利于打开新的学术思考方向。

 

▲左为导师张立辰,右为刘海勇



“十分生活”

 

刘海勇目前拥有多重身份,他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等等。迄今未止,他举办过四次个展,其作品参加重要展览达17次,多次获奖。作品《枝蔓累累越短墙》获中国美术家协会2015年“水墨彭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作品《培根铸魂》入选2019浙江省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同时入选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等。他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个、省级教改项目5个,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出版专著编著画册等近20部。

 

2015年4月24日,“境·十年”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出了刘海勇十年来创作的中国画作品百余幅以及研究成果一项、本科与硕士教学文献八十余件,充分展现了刘海勇十年的教学和艺术创作的脉络,也较为完整地展示了他从工笔到兼工带写到大写意的探索过程。这是刘海勇的第一次个人展,也是全国重点美术馆之一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历史上第一次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举办个展。

 

“四分读书,三分书法,三分画画,十分生活”,刘海勇提出了这样一种治学方式。著名画家陆俨少有过“四分读书,三分书法,三分画画”的说法,刘海勇加上了自己的“十分生活”。他认为一个美术家的专业素养并不全靠绘画技法,通过读书获取智慧,通过书法日课提升技能,都很重要,而更重要的还是“生活”。“把生活造化(包括自然造化与社会造化)作为最重要的核心去认识,贯穿到我们的专业学习中。艺术源于生活,读书、书法、画画都只是生活的内容之一,要打通这些专业学习、知识结构和自己的社会阅历、生活经历,只有真切地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作品才会有深度和独特的思想。”

 

刘海勇希望能把自己数十年来在艺术之路上跋涉的感悟与温大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他衷心希望每一个人在提高专业能力之外,要坚持不忘初心,更要注重完善心灵世界,提升精神境界,做一个对社会、家国有贡献的人。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