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名师风采
当前位置: 校友首页 >> 校友风采 >> 名师风采 >> 正文

古典文学研究大家钱志熙

发表时间:2009-09-10 00:00:00    文章来源:    流览量:

【钱师简介】

  钱志熙,1960年出生于浙江乐清。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温州师院。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于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发表《黄庭坚与禅宗》《黄庭坚诗分期初论》《谢灵运〈辨宗论〉与山水诗》《魏晋诗歌中的飞翔形象》等众多论文。著有《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活法为诗》等多本专著。

  近年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及成果主要为撰写讲稿及与教学有关的一些普及性读物。如参加吉林文史出版社“国文珍本文库”《古文观止》唐文部分的注评工作。2002年参加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博士生培养”研讨会并作发言。获北京大学“1996至1997年度青年教学优秀奖”,“安泰奖教金”,1998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00年度因高等教育有突出贡献而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北京市理论建设百人工程,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近年科研成果有《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江西诗派诗传》、《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等专著;《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中古山水诗主客体关系的转变》、《论晋宋人对传统山水文化的创造性发展》、《论上古至秦汉时代的山水崇拜山川祭祀及其文化内涵》、《杜甫诗法论探微》、《从韩客诗存看近代韩国汉诗创作及中韩文学交流》、《诗学——词的传统涵义、成因及其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元白诗体论探析》等论文。

【钱师著作】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 东方出版社,1997年出版

  《活法为诗》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 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陈贻焮先生纪念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出版(与葛晓音合编)

  《江西诗派诗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出版(与尹涛、查正贤合著)

  《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主要论文:

  论初唐诗人对元嘉体的接受及其诗史意义 《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试论“四灵”诗风与宋代温州地域文化的关系 《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李邕《古诗四言》帖在古诗校对方面的价值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1期

  论《说岳全传》的通俗小说性质及其在文体上的表现 《东方丛刊》,2006年第2期

  评傅璇琮、蒋寅主编的《中国文学通论》 《东方丛刊》,2006/02期

  蔡文溥与《四本堂诗文集》——一位古琉球国诗人的汉诗文创作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第2期

  赋体起源考——关于“升高能赋”、“瞍赋”的具体所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

  情性与通变——唐人诗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长江学术》,2006年第1期

  “通识”与“通览”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第5期

  吴越王钱镠先世考略——并论先世对其霸业的影响关系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

  论唐诗体裁系统的优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对中国古代诗歌史研究的一些思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

  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从歌谣的体制看“《风》诗”的艺术特点——兼论对《毛诗》序传解诗系统的正确认识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从群体诗学到个体诗学——前期诗史发展的一种基本规律 《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

  艺术贵在创新——曹操诗欣赏两题 《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3期

  王十朋与《荆钗记》本事之谜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4期

  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 《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中国古代的文学史构建及其特点 《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

  元白诗体理论探析 《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诗学”一词的传统涵义、成因及其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 《中国诗歌研究》,2002年00

  北京大学成立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中心 《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戏为论诗绝句三十一首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

  杜甫诗法论探微 《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

  评徐公持的《魏晋文学史》 《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林庚先生的新诗学 《诗探索》,2000年Z1

  音乐史上的雅俗之变与汉代的乐府艺术 《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谢客风容映古今──谢灵运生平与创作漫谈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

  一部详赡明密的年谱新作 《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

  对学术思考的鼓励 《文学遗产》,1998年第1期

  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 《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论黄庭坚诗学实践的基本课题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论黄庭坚的“情性说” 《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第1期

  宋代诗学研究的力作 《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

  论中古文学生命主题的盛衰之变及其社会意识背景 《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从生命的角度研究古典文学 《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旧学与新知的融会 《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论《诗经》中的生命观和生命主题 《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论《文赋》体制方法之创新及其历史成因 《求索》,1996年第1期

  表现与再现的消长互补──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种规律 《文学遗产》,1996年第1期

  群体的影响与个体的超越──试探杰出文学家的成功规律 《江海学刊》,1996年第1期 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审美?历史?逻辑─—论文学史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 《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

  均衡地作用──读冯至先生《杜甫传》的一些体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宋书?谢灵运传论》与永明文学革新——兼论沈约的文学发展道路 《求索》,1993年第2期

  矛盾与和谐——陶渊明诗歌中的一重关系 《求索》,1990年第1期

  黄庭坚诗分期初论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谢灵运《辨宗论》和山水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5期

  黄庭坚与“新旧党争”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钱师专访】

  钱志熙,1960年1月26日出生于乐清市白石镇。小学、初中在当地学校毕业,1976年乐清中学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8年考上杭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温州师院。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数次赴国外讲学,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曾被日本东京大学聘任为外国人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中文学术委员会委员、北大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文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钱志熙一直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及相关文化领域的研究,以诗歌史为主攻方向。特别是他在中古诗歌、北宋诗歌、乐府诗歌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命问题、山水文化与文学等重要领域或重要课题上,作出了突破性的研究。已出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等六部专著,曾发表《黄庭坚与禅宗》、《黄庭坚诗分期初论》、《谢灵运〈辨宗论〉与山水诗》、《魏晋诗歌中的飞翔形象》等论文70多篇。他曾获北京市第三、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00年度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他还入选北京市理论建设百人工程,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文科的中国文学门。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在师范馆已有“

版权所有 © 温州大学校友网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xyb@wzu.edu.cn    Tel:+86-577-86680822    浙ICP备07006821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